logo
登錄
註冊
平安基金張蔭先:人形機器人產業未來潛力無限 市場空間或達數十萬億
近日,管理平安先進製造的基金經理張蔭先在路演中分享了對人形機器人的看法。
,近日,管理平安先進製造的基金經理張蔭先在路演中分享了對人形機器人的看法。他提到,機器人行業目前仍處於從0到1的過程中,但產業的趨勢已經顯現,今年可能是各家企業的量產元年。未來幾年甚至十年,機器人可能是最大的成長性賽道,市場空間巨大,可能達到數十萬億。同時他認爲,雖然人形機器人整體趨勢向上,但短期波動可能較大,因爲軟硬件技術瓶頸可能會影響進展。投資方面建議採取長期定投的方式。在短期回撤較多時,可以加大投入。 張蔭先表示,最近三個月,機器人板塊表現強勁,主要原因是行業從概念階段逐步過渡到量產階段,即從0到1的過程正在兌現,推動了本輪機器人板塊的持續上漲。行業巨頭如特斯拉、華爲等持續引領行業發展,爲人形機器人領域帶來了強大的技術資源和產業經驗。 此外,國內政策對人形機器人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國際機器人中心,廣東、浙江、山東等省份也在積極推動相關產業發展。隨着兩會臨近,人形機器人領域可能會獲得更多政策支持。 同時他提到,機器人行業目前仍處於從0到1的過程中,最近幾個月的上漲主要是從概念向量產過渡。投資方面,目前處於從投概念向投競爭力過渡的階段。人形機器人產業的趨勢已經顯現,今年可能是各家企業的量產元年。行業將從概念期逐步過渡到競爭期,但目前大家都在共同做大蛋糕。下半年或明年開始,競爭格局可能會逐漸顯現。 他指出,目前還沒有看到機器人公司業績兌現的階段,現在主要是看企業能否進入供應鏈並開始配套。 張蔭先認爲,機器人是未來數年甚至10年最大的成長性賽道,從汽車到家庭,甚至到火星,機器人都有廣泛應用,市場空間巨大,可能達到數十萬億。 他表示,從投資的角度看,智能穿戴設備和機器人領域都處於從0到1的發展過程中,一旦突破,機器人領域可能是一個數十萬億的賽道。看好行業整體趨勢向上,但短期波動可能較大,因爲軟硬件技術瓶頸可能會影響進展。他建議,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交易習慣和風險偏好,採取長期定投的方式。在短期回撤較多時,可以加大投入,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
2024年FOF產品規模延續下降態勢 偏債混合型FOF和偏股混合型表現較爲突出
美銀調查:全球基金對港股信心大幅提高並達到納指相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