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科技和貿易將影響2025年股市格局

2025-02-21 15:17

智通財經
MSCI首席研究官阿什利·萊斯特( Ashley Lester )提到,科技驅動型增長,尤其是人工智能方面的發展,將持續影響市場走向。
,MSCI首席研究官阿什利·萊斯特( Ashley Lester
)於最新報告中提到,科技驅動型增長,尤其是人工智能方面的發展,將持續影響市場走向。少數美國超大市值股票,尤其是人工智能概念股,在全球股票市值裏佔據主導地位,並帶來了可觀的回報。由於預期盈利增長強勁,這類股票的估值溢價較高,但隨着支出上升和預期增長放緩,其吸引力受到質疑。
地緣政治和科技發展的區域差異有所加深,美國關稅政策加劇了不確定性。MSCI
的研究顯示,全球企業20%的收入易受政策影響。美國科技公司的服務型商業模式或許能夠免受貿易保護主義加劇的影響,而規模較小的新興市場則面臨更高的風險敞口和潛在的收入影響。
亞洲引領能源轉型步伐
中國長久以來是亞洲能源消費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中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在太陽能和風能領域投入大量資金,天然氣使用量也在穩步增長。
對投資者而言,即使他們的投資組合在地理上或行業上對亞洲能源市場或大宗商品的敞口有限,但能源轉型趨勢所引發的連鎖反應依然影響深遠,並將繼續在最終產品和供應鏈中體現。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投資者在全球能源轉型觀點上的分歧,可能會阻礙氣候行動,擾亂供應鏈並增加轉型成本。MSCI 氣候風險估值模型( Climate
Value-at-Risk )顯示,全球極端變暖情景引發的物理風險可能對股票收益產生重大影響。
私募市場正緩慢回暖
自2021年以來,私募資產投資者面臨重重挑戰。利率的快速變化促使他們不得不重新評估資產定價,並重新審視多元資產配置策略。
某些策略的買賣價差擴大,加劇了資產估值的不確定性,導致交易陷入停滯。2022年以來,在併購領域退出的投資比持有投資的估值倍數更小。其中,美國的差異更大,而全球其他市場的差異則相對較小。
全球不同地區的私募股權領域存在顯著的行業差異。其中,美國的私募股權基金更傾向於投資信息技術( IT )領域。
在全球房地產領域,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私募市場的滯後性尤爲突出,公開市場價格變動明顯領先。私募房地產在歐洲地區的價格與交易回暖幅度比美國和亞太地區更爲顯著。
美國政策或將擴大經濟差異
更高的關稅加上潛在的貿易緊張局勢,可能會拖累全球經濟增長,並加劇美國通貨膨脹。
關稅對歐元區的主要影響可能是削弱商業信心,影響長期投資決策,並加劇現有的經濟挑戰,這與美國大選以來歐元區國債收益率下降的情況相吻合。